話說,因為個人的偏執,對商品真正的產地一直以來都有種莫名的堅持,該是哪裡製造就是哪裡製造,覺得廠商不要掛一個歐系或日系的品牌或符號,將實際上是廉價製造的品質,以其他高品質產地的形象為掩護,高價出售給消費者。

購物時,如果發現商品產地標示不清,意圖掛羊頭賣狗肉者,馬上拂袖而去,覺得廠商連產地都不想誠實的話,更別說品質了。

以日本商品為例,包括日本製、日本「原裝」、日本「設計」、日本「出資」等幾種概念,商品成本與品質在在大不相同,但一不注意很可能就是以「made in Japan的價格」買到「非日本製造的品質」。這幾種日本商品的概念,又有什麼不同呢?

日本製=made in Japan,也許原物料的產地來自國外,但整個製程是在日本當地生產或加工,是日本商品中成本最高、品質最值得信來的一種,也是一直以來所被認知的真正日本貨。

日本「原裝」=顧名思義,零件或部分商品內容物可能是來自國外,進行品管與組裝、包裝為成品的商品。例如毛巾或衣飾,其中所需的棉花或羊毛由於日本產量稀少或質量不佳,或是根本沒有該項天然資源,則可能來自產地國,以來料加工的方式在日本完成製作。譬如茶包等,則可能由紅茶、烏龍茶等各產地進口至日本,再進行調味製作與包裝,也算是一種。

以上兩種都是在日本國內依照日本法令規格完成的商品,除了人工費用較高,普遍而言品質也較精密,因此成本較高。

日本「設計」=這種商品出現最頻繁的地方,應該是大創或無印良品等日系企業。商品規格或原型是出自日本公司,但實際上的製造全部都在國外完成,如越南、泰國、中國等。仔細看商品說明,有標示Design by/in Japan,就知道一定不是日本製。為什麼還要多打這一行「Design in/by Japan」,直接標示「made in China/ Thailand/Vietnam」不是比較清楚嗎?

日本「出資」=日本公司持有股份,但可能不參與商品設計企劃、生產及品管。這個資訊做為商品標示的一部分,對消費者而言是最沒營養的,既不是日本製造也非日本組裝,又不是日本設計,只是有個日本股東,商品硬是要寫上「日本」兩個字,令人感到啼笑皆非。魚目混珠嫌疑最大。

文章標籤

日本究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